• 上蔡县分公司

对员工是“利益”而不是“利用”

2022-06-15       作者:苑占军       点击数:

微信图片_20220615115328.png

企业的3.0战略体系中,在哲学护航一环,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:利益员工,而不是利用员工。利用员工的企业,发展顺利时看似一切良好,但当企业遇到困境时,员工不仅不会独当一面,甚至还会辞职离去,这就是人性。读懂人性,企业家才会顺人性之善而为,真正利益员工。

 

对于人性,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,在觐见秦始皇时说过这样三句话:

 

 

父母之于子也,

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,

而况无父子之泽乎?

 

作为法家代表,韩非子的思想出发点是性恶论,虽然他的观点未必全面,但其独特的洞察视角——剖析人的欲望,却更能令人深省,诚如此言:父母对子女尚且存在算计之心,何况没有这层关系的普通人之间呢?

 

韩非子此语意在提醒秦始皇毋轻信于人。对今天的企业经营者而言,这句话更是一句警醒——在那些自认为是对员工有益的企业规定中,有多少是动机至善、私心了无的呢?

 

 

用赏过者失民,

用刑过者民不畏

 

赏赐多了,反而会失去民众。韩非子的用赏过者失民,与孔子的放于利而行,多怨异曲同工。对于员工,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,过了度,大家就会不再珍惜。

 

一位上市企业家说,自己的公司上市后,一位仓库保管员手上股票的市值达到了几百万。他将这笔钱套现后,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,从此与公司再无瓜葛。这位企业家讲起这件事的时候,心中多少有些难过,与自己一起奋斗多年的老同伴,在实现财富自由后,逐渐都离开了他……

 

然而站在员工立场上,他们的选择并没有错。当你手中握有百万创业资金时,何必一定要继续当保管员呢?所以,无论是准上市企业的股权分配,还是小微企业的激励制度,企业经营者都需谨慎而行。

 

反之,用刑过者民不畏,管理员工不能过于苛刻,当大家都对惩处不以为然时,领导者的权威也就荡然无存了。赏过刑过,这二者都会导致员工逐渐流失。

 

 

功多者位尊,

力极者赏厚,

情尽者名立

 

那么对于奖励的标准,韩非子是怎么看待的呢?他建议秦始皇,建功立业多的人,要给予尊贵的职位——这一点很好理解,企业中能力强、贡献多的人,应该担当要职。不过除了功多位尊,韩非子还特别提到了力极者厚情尽名立,对为你竭尽全力之人,要给予丰厚奖赏;对与你共情之人,要给予美名赞扬。

 

这段话转化成商业语言,可以这样理解:单纯朴实、勤勤恳恳的员工,要给到充足的物质奖励;愿与企业共进退、肯与企业共难关的员工,要给到足够的精神激励。

 

读懂人性,从利益员工出发,因地制宜地采取奖励措施,尽可能地激扬人性之高远,这样的管理才能合理合情、自然而然。也许今天的我们在阅读韩非子的一些观点时,会感到有些刻薄、有些冰凉,但人性有时的确如此——同时人性又能闪耀光芒、熠熠生辉。

 

所以,我们需要看清人的欲望,但也需要看清人的渴望。洞察人性,但更敬畏人心——不管一颗心曾经充满多少算计,只要持续导之以正、不断去除过度的欲望和不当的认知,它都可以恢复清澈的心之本体,呈现出更大的能量与智慧。这是我们学习中华文化之目的,也是企业利益员工、利益人心的根本之路。

 

 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