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上蔡县分公司

用人所长,天下无不可用之人

2022-05-31       作者:彭华松       点击数:

 

图片9.png

我有一个非常大的困惑,在我创办公司的这么多年以来,就没有一个员工能够在我这儿打60分以上,工作不了多长时间,就会被我辞退,超过四年的都没有。因此,公司在人才方面一直面临很大的压力。我不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个地方进行突破,是我的格局境界太低了吗?

 

回应

 

举个例子:如果,有这样一个班级,学生考试全都不及格,不管老师怎么教,这个班的学生就是连一个人都没法及格,好几年都是如此。大家都很困惑,这是什么原因呢?

 

想想看,有没有可能,是因为老师本身就不及格呢?这话或许有些重,但是,作为企业经营者,假如我们自身没有到60分,在我们看来,别人也就总是不到60分啊。

 

有这么两句话,我们一起慢慢地体会。

 

第一句话 

 

用人所长,天下无不可用之人。

用人所短,天下无可用之人。

 

没有完美的人,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全都让我们满意的人。就算我们今天对某个员工满意,明天这个人的一些毛病 也会出来,一般来说,一个人本事多大,毛病就有多大。

 

当然,也有一些人本事很大,毛病却很小,但这样的人都是很少的,他一定可以为自己建功立业。多数的人,都是本事有点大,毛病也有点大,所以,人生中就会有很多喜怒哀乐、忽上忽下、起伏不定。

 

第二句话 

 

找一个放大镜,

用放大镜去看他人的优点,

而不是看他人的缺点。

 

如果非要看缺点的话,可以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。看自己的缺点,不是为了讨伐自己,而是为了掸掉自己的灰尘,让自己从60分、70分,到80分、90分,不断提升。

 

来到我们身边的人,也许他只有40分。但是我们用放大镜找优点,在他身上居然发现有一个70分的优点。

 

那么,我们就放大他的这个优点,通过这个70分的优点,再点燃他身上更多的优点,从40分到50分、60分、70分……

 

渐渐地,我们终会发现,他的成长和能力远超想象。

 

以上这两点,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纵深。

 

哲学纵深可以告诉我们,如何读懂人性,如何看待身边的人。我们不能用平面的、短浅的眼光去看,这样,即便是有人才,我们也很难识别出来。

 

《道德经》中有言:“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”,这样的人,在我们面前,用我们自己的眼光来看,可能连60分都不到。所以,我们自己的格局境界需要不断地提升,才能真正识人用人。

 

此外,除了经营者个人格局境界局限外,我们也要看到另一个方面。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行业,确实还不大成熟,或者面临着许多的潜规则,这些客观因素,限制了行业的发展。

 

所以,真正优秀的人才,不大会投入到一个当下还未健康成长的一个行业。 

 

也正是因为这样,我们在行业的春天到来之前,就要赶紧做好准备,让自己从60分,逐步提升到70分、80分甚至90分。这样,等春天真正来临之时,我们才能迎接那个阳光明媚、春风拂面的春天,否则,我们会错失这个春天的。

 

阳明先生说: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。 

 

我们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潜能。当我们通过建设自己,提升自身领导力后,我们就可以真正激发员工的潜能。

 

当一个人的潜能被激发后,我们会发现,短时间内,他的创造力,想象力,工作的热情动力,也是成倍地提升。

 

原因是什么呢?就是每个人都渴望着做出贡献。 

 

不管表面上,一个人有多少不明和贪欲,但在内心深处他都有一份渴望,就是有机会利益到他人,因为那是大我的渴望。我们每个人都有大我,只不过是大我外面包裹了很多的小我。

 

小我就是贪舒服、贪安逸,喜欢别人的鲜花、掌声和赞叹,这是我们的小我,小我的这种要求是自然而然的,但是,在小我内部,它也有一个大我,这个大我渴望有机会去利益到别人。 

 

所以,看到员工内心深层次的渴望,引领他们穿越小我,到大我。

 

当员工的生命力开始激发出来的时候,他们会变得更加热情、更加友善,更有智慧和创造力,公司处处是人才。这样,才能打造一支风雨同舟、砥砺前行的团队。

 

分享到